琺瑯腕表的表盤盡顯魯本斯畫作的細致微妙
戰馬的鬃毛更顯飄逸靈動。琺瑯大師以極細膩的筆觸蘸取淺色和半色調的釉末,在表盤上逐一勾勒出圖案的輪廓細節,盡顯魯本斯畫作的細致微妙。這一過程中需使用約20種不同色調的釉料,包括棕色、灰棕色、棕褐色,和奶油棕色。每繪制一層釉料,便需送入窯爐中在900攝氏度的高溫下燒制一次,如此反復燒制約20次。前幾層釉料的燒制時間極為短暫,在出現玻璃化反應后即可取出,以確保不會因后續多次燒制而變色。“這是一門直覺的藝術,”江詩丹頓琺瑯大師表示。“要順利完成連續20次燒制,必須對火候有著極為精準的把握。”

在這場跨越數個世紀的藝術對話中,他憑借對利摩日白釉的嫻熟運用,以精湛的灰階琺瑯技法,塑造出環環相扣的纖毫細節,忠實再現出畫作的精細筆觸,亦保留了原有的整體畫面和特征。這枚時計杰作極具開創性地展現出微繪琺瑯與灰階琺瑯工藝的精妙邂逅。腕表搭載品牌自制2460 SC機芯,擺陀上精心雕刻盧浮宮東側立面圖案。
歷經逾267年矢志傳承,江詩丹頓以精妙絕倫的雕刻技藝,為這枚18K 5N粉紅金腕表賦予更豐富的藝術內涵。軍官式表底蓋上雕刻以17世紀古典字體呈現的“Cerca Trova”字樣。正如江詩丹頓雕刻大師所言,“雕刻藝術為高級鐘表杰作更添獨特美感。”
“Cerca Trova”在意大利語中意為“尋找,才能發現”。這句箴言與達·芬奇失落已久的《安吉亞里之戰》并無關聯,相反,它出現于瓦薩里的壁畫中,彰顯了科西莫·德·美第奇對佛羅倫薩、錫耶納和法國宿敵在多番爭執中的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