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鐘表王國:它到底是哪個國家?
在瑞士的工匠們開始夜以繼日地制作鐘表之前,法國才是世界上頭號“制表強國”。是什么使原本并不具備高超制表技藝的瑞士接替法國成了最數一數二的鐘表王國呢?歷史上有兩個人在這件事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瑞士最繁盛的手工業原本是珠寶制造。15~16世紀,日內瓦城中最多的就是金匠和珠寶匠。迷人的珠寶和華麗的宗教用具不僅供應本地使用,在整個歐洲都暢行無阻,數不清的主教和貴族的首飾都來自瑞士。大仲馬在他的《瑞士旅行印象》中證實了日內瓦珠寶制造業的興盛,“日內瓦的3000名工匠,供應了整個歐洲的首飾。”
瑞士的珠寶業,興于宗教,也敗于宗教。日內瓦是天主教重要的主教區,這個教區的主教地位相當高,一度等同于神圣羅馬帝國的親王。主教和貴族是享用珠寶首飾的階層,他們在瑞士樹大根深,對珠寶的需求催生了瑞士珠寶業的興盛。
然而也正是出于宗教的原因,瑞士的珠寶業迅速土崩瓦解,后來又被制表取而代之。在新教與天主教的斗爭中,加爾文成了瑞士新教的領軍人物,他親手埋葬了瑞士的珠寶制造業。

約翰·加爾文被稱為“禁欲圣人”,他的宗教信條使瑞士的制表業取代了珠寶制造業。加爾文出生于法國,父親是教會的書記員,母親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加爾文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神父。在加爾文讀書時,受馬丁·路德的新神學思想影響,決定成為一名新教徒。當時在法國,新教徒受到天主教廷和權貴們的堅決鎮壓,加爾文的一個室友就因為宣傳新教而在市政廳廣場被活活燒死,加爾文也受到牽連,被迫逃跑。
加爾文逃到了支持新教的瑞士城市巴塞爾,他在這里寫出了巨著《基督教要義》,這本書是新教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加爾文也因此聲名遠揚。日內瓦的新教領袖法雷爾邀請加爾文去講學,很快他就成了當地的宗教領袖,得到了改革派的擁戴,成為日內瓦實際的最高掌權者,被新教徒們稱為圣人。
加爾文宗教思想的核心就是禁欲主義,他禁止乘坐豪華馬車,禁止舉辦超過20人的家庭慶典,禁止在宴會上胡吃海塞,禁止大量飲酒,禁止穿天鵝絨的裙子和佩戴帶花邊的頭飾……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良心反對暴力》一書中寫到:凡有金銀刺繡,飾有金絲帶金紐扣的衣裳,金發夾、金鞋扣,統統被禁,同樣嚴禁使用任何黃金和首飾。

在加爾文的強力統治下,日內瓦的金飾珠寶加工制作業土崩瓦解,珠寶匠們都成了失業者。
與此同時,在法國境內,天主教與新教的斗爭正愈演愈烈,有將近100萬新教徒被天主教貴族的軍隊屠殺。當時法國的制表匠行會在巴黎、第戎、里昂等城市都有設立,而這些城市也恰恰是宗教改革中傳播新教的中心,因此許多鐘表匠都成了新教的教徒。法國的宗教政策越來越嚴厲,包括鐘表匠在內的新教徒們大量逃亡到海外。
來到日內瓦的鐘表匠發現這里是發展鐘表業的上選之地。鐘表是宗教生活的必需品,加爾文就是一個極其守時的人,新教徒們必須嚴格按照他規定的時間睡覺和起床做禮拜。鐘表在當地成了必需品,甚至是急需品。鐘表匠們還發現,他們在當地能夠很輕易地找到合作者。當地的珠寶商正在迫切地尋求新的生意,一大批失業的珠寶制造手工業者正無所事事。

路易十四加速了鐘表業由法國向瑞士的“產業大遷徙”。他認為天主教才是唯一正統的教派,要在法國境內統一信仰。1685年10月18日,路易十四頒布了《楓丹白露赦令》,全面取締新教,命令任何不愿意歸順天主教的人,在兩周內必須離開法國。這道命令將幾十萬法國人驅逐出了自己的祖國,大量鐘表匠、金匠、琺瑯工匠被迫來到瑞士。
逃亡到瑞士的新教徒沿汝拉山脈一路向北,從日內瓦到沙夫豪森的沿途,形成了很多制表工匠的聚居地,瑞士西部的“制表帶”逐漸形成,發展至今的瑞士制表地理格局由此開始定型。
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驅盧梭就出生于日內瓦一個制表師家庭。盧梭的曾祖父最早開始制作鐘表,盧梭的父親還有“大師”頭銜。在當時,日內瓦擁有600位制表大師,這些人中很多成為后來聞名世界手表品牌的創始者。
瓦舍龍1731年出生在日內瓦,24歲時他創辦了自己的制表工坊,還聘用了一個學徒讓·弗朗索瓦·厄迪耶。在他們確立師徒關系時,這份學徒協議被認為是江詩丹頓品牌誕生的標志。

1725年,賈汗-雅克·寶珀來到汝拉山脈北麓的一個叫做維萊爾的小鎮。寶珀的職業是村里的教師,后來他把自己農舍的閣樓改造成制表工作室,生產懷表的零部件。隨著技藝的逐漸精湛,寶珀開始制造完整的懷表。
1735年,寶珀以制表師的身份在官方產權名冊上進行了登記,正式創立了寶珀這一品牌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