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中華文化?看看這款龍年表就知道!
鐘情于中華文化的鐘表品牌有不少,從每年生肖表的制作就能窺知一二,今年尤甚。
提前大半年就開始打響的這場激烈競爭,陸續進場的玩家,粗算一下竟也達到了二三十家。雖然都高舉著“迎接龍年”的口號亮相,但誰真正做足了誠意,明眼人一眼就能瞧見。
加了紅色和漢字就能一應以中國元素概括,以淺顯的符號圖案簡單堆砌中華文化,這種膚淺的想法放至今日,恐怕很難再說服中國消費者買單。
那,什么樣的生肖表才能讓中國消費者信服呢?
國學十級愛好者,瑞士頂級品牌Blancpain寶珀今年向我們交出了滿分答卷。

寶珀經典V系列中華年歷“祥龍”限量款腕表0888
做生肖表,圈內流行采用“生肖圖案+喜慶配色”的形式來打造。一較高下的方法,無非就是看看誰的龍雕刻得有意思,配色更順眼。
盡管鐘表品牌們有心釋放對中國市場的善意,但現實擺在眼前,要真正了解中華文化,并非易事。因此,反而更凸顯出了寶珀的可貴之處:
不止做生肖表,還做到了讓世界看到中國時間。
當多數鐘表品牌還在生硬拼湊各種中國生肖元素的時候,寶珀已經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開創了一套獨特的腕表運行機制——中華年歷。
集合干支紀年、陰陽合歷、十二時辰、生肖五行,將多數中國人還沒能搞懂的天文歷法,精髓地糅合至瑞士傳統制表之中,首創東西方兩套時間制度同芯運作。
對待中華傳統文化,寶珀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人設。
出手,即要求達到天花板級的水準。
如果說制表業“三大復雜功能”之一的萬年歷,以公歷歷法為基礎,按照“一年12月,四年一閏,平年365天,閏年366天”的規律來運作,尚且只有幾個高級品牌能駕馭;那能做中華年歷的,就更寥寥無幾了。
原因無他,真的就是太難了!
中華年歷表遵循農歷歷法,比公歷歷法更復雜。光紀年的計算方式,就已經能繞暈一批人了:十天干+十二地支,六十甲子一輪回。

更變態的是,還要遵守“十九年七閏”的規律來考慮閏月。
因為公歷中的置閏還可以粗暴地用“除四法”來運算;而農歷閏月的位置,卻需要將朔望月與二十四節氣結合起來計算,挑選出不含中氣的月份視作閏月。
中國農歷將二十四節氣分為十二節氣和十二中氣。按道理來說,每個節氣和中氣之間間隔15天,每月應該分配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
但我們都知道,歷法中的月份天數并不是固定的。比如農歷歷法中就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就會導致有的農歷月份,中氣可能落在了月末。
比如2023年,中氣春分就落在了農歷二月三十;而下一個中氣,則要等到30天后的初一。因為等待的這個月內沒有中氣出現,所以我們就將其稱為上一個月的閏月,即閏二月。
照這么來看,比起只用計算閏年,在2月份增加1天的公歷而言,農歷閏月沒有固定月份,簡直毫無規律可言。
因此,要將這樣一套超復雜歷法搬運到機械齒輪的設計之中,所涉及到的制造難度令人難以想象。更何況這還是“前無古人”的全新創舉——意味著寶珀在制作中華年歷表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現有結構可供參考。
可怕的是,這在其它品牌看來可能已經是“地獄級”的挑戰,寶珀自己還要再上難度。除卻中國農歷歷法之外,再加上現在通用的公歷歷法。在方寸之間,并行展示兩套歷法制度,實力令人嘆服。
自2012壬辰龍年開啟賀歲傳統,寶珀中華年歷生肖表至今已走過一個生肖輪回。2024甲辰龍年,寶珀隆重推出Villeret經典V系列中華年歷限量款“貴綠金龍”腕表,全球僅限量發售50枚。
紅金材質表殼搭配綠色琺瑯表盤,兼并復雜工藝與標志性美學色彩。在機械制表中,能做大明火琺瑯表的品牌并不多。
經歷多層燒制工序,如何進行火候、時間、色彩的搭配調試,除了考驗工藝技術的熟練程度外,更考驗品牌工匠大師們眼力、手力的通感合作。
中華歷法部分主要由4枚專用指針、1個生肖視窗及1個閏月視窗組合而成,搭配三枚子表盤設計,可查看十二時辰、十二生肖、五行地支,農歷日月、閏月等時間信息。
公歷日期通過傳統蛇形指針指示,標志性的月相視窗被設置在6時位置,既遵循公歷歷法的時間制度,又體現了與中華歷法重疊的精妙之處。
得益于寶珀專利的隱藏式調校裝置,可快速實現全部信息的隨時快速調校。
生肖元素被集中展現在了表盤12點位的生肖視窗與紅金擺陀上。紅金上鏈擺陀經由磨砂處理,鐫刻有甲辰生肖“祥龍”,龍首一側嵌有形似龍珠的紅寶石,龍尾一側則鐫刻漢字“甲辰”。為了契合中國本土文化,生肖表的型號還采取了寓意吉祥的“0888”數字標示。
搭載耗時5年手工組裝的3638自動機械機芯,動儲長達7天。該機芯由分屬6層結構的464枚獨立零部件組成,復雜程度遠超萬年歷表,難度不亞于三問表的制作。

毫不夸張地說,在對待生肖表乃至中華傳統文化的態度上,無論是設計亦或是功能設置,只有寶珀做到了真正的中國風。
比起那些僅將中國傳統節日當做尋常的營銷節點,一味堆砌配置,只想收割韭菜的品牌而言,寶珀決然開辟一個小眾化的賽道市場,發力研究中華傳統文化,足以說明其對于中國市場的喜愛是發自肺腑的。
在真誠的態度面前,套路、技巧、嘩眾取寵都只是浮云。或許,更多的國際品牌應該明白,唯有尊重與熱愛,才能以累土之勢,不斷筑就技藝高山。
而時間會證明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