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金技術再升級!極致薄型機械表引領潮流
當國內“鐘表與奇跡”展會舉辦得如火如荼,地球另一端的瑞士,也迎來了其下半年的重要表展盛事,日內瓦鐘表日(Geneva Watch Days)。

由寶格麗、百年靈、De Bethune、芝柏、亨利慕時與MB&F6個創始成員主辦,本屆日內瓦鐘表日的最大亮點,來自于俄羅斯獨立制表大師切金推出的Thinking機械腕表,以1.65毫米的超薄厚度刷新了年初寶格麗所創下的1.70毫米記錄。

一直以來,在超薄機械表領域的比拼只徘徊在伯爵、理查米爾以及寶格麗之間。從伯爵厚度達2毫米的至臻超薄陀飛輪,理查米爾1.75毫米的RM UP-01,再到寶格麗今年1.70毫米的Octo Finissimo Ultra COSC,無一不展現了人類在超薄領域的極限構想。

而今,伴隨切金的入場,超薄領域的較量有了越來越多新生力量的加入。
需要明確的是,這款腕表目前仍處于設計與研究階段,現在所能看到的這些產品圖片,是Konstantin Chaykin在量產過程中制作的第二個原型。

表徑約40毫米,表殼由“特種鋼”制成,不含表帶的重量為13.3克。Thinking的設計靈感來自切金的“Wristmon”設計,其特點是腕表功能布局類似于人的臉龐,這一設計最被眾人所熟知的應該是切金的小丑腕表。

新品Thinking腕表的兩只“眼睛”由小時和分鐘顯示組成,生動的微笑表情是由品牌Logo標志構成。
最大限度地減少機芯中的零件層次是打造真正纖薄腕表的關鍵。得益于此,切金能將機械表的厚度縮減至比美國鎳幣還要薄的程度,甚至還配備了可穿戴的保護殼。

K.23-0機芯直接集成在表殼中,這是一款手動上弦機芯,頻率為2.5Hz,可提供32小時的動力儲備。杠桿式擒縱機構、搭配單個超薄上弦發條盒和帶齒輪離合器的雙平衡系統。
這一特殊的上弦發條盒被稱為Case-PalanKing,本質上這是一個位于表殼背面的圓盤,既有助于加強和保護手表,也有助于上弦。Case-PalanKing的存在,使腕表能安全佩戴在手腕之上。
Thinking的研發獲得了三項專利支持,涵蓋上鏈發條盒、雙擺輪和表帶。沒錯,還包括了表帶。因為超薄設計所帶來的佩戴壓力,必須由表帶來承擔。
以鱷魚皮和彈性嵌件制作表帶,并配有鈦金屬支撐,以幫助將手腕上的部分壓力(沖擊、扭曲、彎曲)轉移至表殼之外。
由于這仍只是一個原型,切金尚未對正式公布其定價或供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