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復刻腕表:輕松掌握高端腕表知識!
佩戴腕表當然要懂一點點腕表知識,無形間裝一下!
陀飛輪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聽起來這么高端
陀飛輪是腕表機芯里的一個裝置,而陀飛輪名字來源于法文Tourbillon,有“漩渦”之意,最早在1795年由寶璣先生所創(chuàng)。陀飛輪其實是一種盡可能抵消地心引力對鐘表擒縱系統(tǒng)中的機件造成的誤差的裝置,一般1分鐘轉360度,這也是它最理想的旋轉速度。
要了解陀飛輪為什么讓人覺得高端就一定要先了解一下腕表為何會產生誤差?那是因為手表是非常精密的儀器構成,當它處于垂直狀態(tài)的時候,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手表的每一次擺動,無論是多細小的動作,其中的調節(jié)控制器,也就是擺輪、游絲和擒縱器,都會隨之發(fā)生難以覺察的快慢變化,誤差由此產生,久而久之,手表的誤差就會越來越大。如果可以盡可能抵消這個誤差,就不需要頻繁的調時了,陀飛輪應運而生。陀飛輪的工作原理是把調節(jié)控制器裝設在一個每分鐘轉動一周的框架內,即可獲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這樣便可以使鐘表走動時十分準確,并能夠互補誤差。但是為了保證運轉的精準,制作陀飛輪的材質重量必須0.3克,只相當于兩片鸚鵡毛的重量,同時整個裝置所含的數(shù)十個甚至上百個零件基本都要純手工裝置。
機芯里的游絲是干嘛用的

說到勞力士的復刻腕表經常聽到的是藍色的藍鈮游絲,那么游絲到底是什么?
一款機械腕表走時是否精準,主要就是看的就是它的游絲。游絲部件由游絲、內樁、外樁組成,游絲通過內樁裝在擺輪軸上,外裝固定在擺夾板上,游絲決定了擺輪的頻率和規(guī)律性,進而決定其腕表走時的精準度。我們常見的游絲形狀,是阿基米德螺旋線,也叫渦旋線。
游絲讓擺輪開始工作,擺輪的擺動頻率快慢,是由游絲的長度和尺度所決定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擺頻。擺輪為游絲上鏈,過程中難免會有損耗,同時又加上地心引力、磁場、震動等影響,久而久之精準度就會下降,因此大牌腕表們?yōu)榱颂岣呤直淼臏识龋蓟舜罅馊パ邪l(fā)更好的游絲,比如勞力士的順磁性藍色Parachrom游絲,就有極好的抗撞擊能力及減小溫度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能夠長期保持極高的精準走時。
同軸擒縱機構是什么

8500機芯同軸擒縱機構

擒縱機制是機械表的心臟,主要由擒縱輪帶動擒縱叉一擒一縱,完成鎖接、傳沖、釋放的動作,將動力傳輸給擺輪,由擺輪完成時間的分配,達到調速的作用。最早的擒縱結構由英國人發(fā)明,有丁字輪、工字輪等,后來又是由寶璣先生發(fā)明了之后成為所有表廠使用標準的杠桿式擒縱結構。
而同軸擒縱機構,是英國制表師喬治由早期懷表中的天文臺擒縱機構中獲取靈感而發(fā)明的,它解決了長期以來制表師的潤滑問題。它由上下兩層的同軸輪組成,上層是副擒縱輪,下層是主擒縱輪,擒縱叉比傳統(tǒng)的多了一片瓦,因此擒縱輪與擒縱叉叉瓦之間的傳沖和鎖接過程得以分開進行,動力傳遞是通過水平推動來完成,并使擒縱輪與擒縱叉叉瓦之間的接觸面非常小,降低了短暫滑動所產生的的摩擦,提高了走時精度,保證機芯長時間穩(wěn)定運行,因此被稱為“同軸擒縱機構”

9300機芯同軸擒縱機構